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申虹路666弄
正荣中心2号楼

手机/微信
180-1627-5139

结构化思维分析问题方法

MECE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工具。MECE的英文为Mutually(互相的)、Exclusive(排斥的)、Collectively(集体的)、Exhaustive(详尽的),中文意思是“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在处理设计需求或者研究一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结构化思维对问题进行拆解细分,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切入点。

一、结构化拆解要素

MECE是一种结构化思维的工具。MECE的英文为Mutually(互相的)、Exclusive(排斥的)、Collectively(集体的)、Exhaustive(详尽的),中文意思是“互相独立、完全穷尽”。

在将一个问题或对象由上向下分类的时候,分类的各个子要素不能重合、不能遗漏、子要素需要穷尽并且完全覆盖自己父类,分类可以具有多层,层次丰富且分类深入。

举例:

  • 人分解为男人和女人。—正确,子类完全覆盖父类
  • 人分解为男人和未婚女人。—错误,有遗漏
  • 人分解为男人和已婚的人。—错误,有遗漏、有重复

举例(更丰富的层次):

  • 人分解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分解为未婚男人和已婚男人;女人分解为未婚女人和已婚女人。—正确,子类完全覆盖父类,且层次丰富分类深入。

二、寻找最佳解决路径

通过将一个问题/事件中的对象使用MECE结构化方式向下进行拆解成各种细分要素后,为以下工作提供了前置基础:

  1. 问题转化
  2. 问题解决途径选择

1.1 问题转化

为了对问题的核心矛盾进行转化,我们对问题各个方面和各个要素使用上文的MECE结构化思维向下进行了分解。分解之后,在新发现要素的基础上,原本问题中对象之间的主要矛盾可以转化为细分要素之间更容易解决的小矛盾,从而达到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复杂问题转化简单问题的目的。这样A和B之间的大矛盾就能够转化为A1、A2、A3和B1、B2、B3之间的小矛盾。

大处着眼,洞察力强的设计师可以抓住问题对象之间的主要矛盾。

小处着手,创造力强的设计师可以从问题主要矛盾中的要素抽取并拆分从而转化为更容易解决的小矛盾。

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没有准确的定义问题,结构化思维帮助精细化定义问题,转化问题。

1.2 问题解决路径选择

分解抽取的过程是一个对矛盾对象重新精确定义的过程,通过对关键要素的精确定义帮助我们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路径。

  • 对关键要素进行量化。
  • 对关键问题进行公式化的处理、确定变量与常量。
  • 将一个笼统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 对变量提出假设、细分问题,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并更新假设。

最后综合考虑投入时间和资源的实际情况,找到高可行性、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具体问题示例

网上有看到过很多需要创建发散思维的面试题,如:

  • 如何将2L水放入1L容量的杯子中?
  • 牛重800公斤,桥承重700公斤,如何让牛过河?
  • 如何将大象放进冰箱?
  • 如何将一个鸡蛋在平面上竖起?
  • 如何为1000层楼设计电梯?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上文说的MECE结构化思维进行拆解

3.1 如何将2L水放入1L容量的杯子中?

分解为“水、杯子、重力”三个结构化要素,再对三个结构化要素进行细分就能够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或者简化方案,最后再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案:

  • 改变水的形态,如果液体的水变成固体的水,是否就能放进1升容量的杯子中?—问题转化为:什么样形状的冰块可以装入1L容量的杯子?
  • 改变杯子容量,做一个有弹性的杯子,默认情况的容量是1升,随着水的导入容量可以扩大。—问题转化为:如何做一个有弹性的杯子?
  • 改变重力的环境,如果没有重力的影响,2L水放入1L容量的杯子中也不会溢出来。—问题转化为:如何创建一个没有重力的环境?

3.2 牛重800公斤,桥承重700公斤,如何让牛过河?

分解为“牛、桥、河”三个结构化要素,再对三个结构化要素进行细分就能够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或者简化方案,最后再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案:

  • 牛过河的主要矛盾变成牛的重量与桥的承重之间的矛盾。—问题转化为:如何减轻牛的重量?如何增加桥的承重?
  • 牛过河的主要矛盾变成牛的死与活的矛盾。—问题转化为:如何把牛杀了?如何分成多份后运过河?
  • 不通过桥是否能够过河?—问题转化为:怎么能够让牛游泳过河?或者其他方式过河?

3.3 试一试

试一试拆解以下问题要素并转化问题矛盾:

  • 如何将大象放进冰箱?
  • 如何将一个鸡蛋在平面上竖起?
  • 如何为1000层高楼设计电梯?

四、小结

MECE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早有接触。

4.1 工作中

增删改查

增、删、改、查”是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将对数据的操作分解为“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这四个基本操作大类。

作为交互设计师,我自己在日常的交互设计工作中也经常使用这条准则。当设计一个功能的交互时,会从这四个方面检视功能流程。确保MVP基本增删改功能是完备的。当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入时,可以再分别针对“增”、“删”、“改”、“查”进行单独的拆解和细分。

人机料法环

人、机、料、法、环”5M1E分析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波动?

我本科毕业第一年在制造业企业中工作时,部门领导在产品会、质量会上就非常高频的提到“人机料法环”,一遇到产品质量不稳定就会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将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分解成了6个结构化要素大类:

4.2 生活中

除此以外,这种结构化的思路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

  • 我们过日子时常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 学语言时常说的“听、说、读、写
  • 学相声的“说、学、逗、唱
  • 公交车上写的“老、弱、病、残、孕
  • 描述干坏事的“坑、蒙、拐、骗

这些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汇短语,都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事情或对象进行的向下细分拆解(可能并不完全穷尽),所以这一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并非高深莫测,也不难于理解,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意识的想一下能不能使用这一工具进行辅助,帮助我们拆解问题,转化矛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